32

導語:就在2014年蘋果斥資30億美元收購高端耳機制造商Beats之後,外界就一直揣測蘋果會推出耳機產品。後來,當蘋果真的推出AirPods耳機並取得市場成功之後,又有傳聞稱蘋果還會推出頭戴式耳機。

最後,所有猜測都在去年9月結束,因爲喬恩·普羅瑟對外泄露了當時未公布的AirPods Max耳機的圖片。到去年12月份蘋果發布AirPods Max時,唯一真正讓人喫驚的是它的價格——高達549英鎊的驚人價格。

也就是在去年12月份,蘋果向各大媒體提供了多個AirPods Max以便評測,許多人立即宣布AirPods Max將大受歡迎。但考慮到蘋果AirPods Max耳機的價格要比競爭對手索尼、B&W或Bose的耳機足足貴出200英鎊,我們還是想確定這款AirPods Max是否值得這筆額外支出。所以,我們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去體驗AirPods Max,下面是最後的小結。

優點:

出色、平衡的音質;

高質量的機身做工;

直觀的用戶界面;

缺點:

售價過於昂貴;

機身重量沉重;

智能保護殼(Smart Case)太過雞肋;

蘋果AirPods Max面向的是哪些用戶?

33

最最簡單的答案就是,蘋果AirPods Max適合“不差錢”的用戶,但實際上答案要更加地復雜一些。AirPods Max的目標用戶直指蘋果的粉絲們——其中包括數百萬的用戶——盡管Beats耳機非常出色,但是他們還是不願意被人看到他們戴着一副Beats耳機。不,這些人想要一副成熟的耳機——一副由蘋果設計的耳機。好吧,在這裏他們關注的是榮耀和品牌。

他們也不是針對真正的發燒友。爲什麼?因爲音響發燒友們知道像Focal Stellia、HiFiMan Ananda Wireless或者第三代Beyerdynamic T1這樣的耳機,並且願意再花幾百英鎊,或者更多的錢來獲得真正驚人的聲音再現。如果硬件是在加利福尼亞設計的,他們並不會關心它。事實上,他們更希望它是在德國設計的。

那麼,AirPods Max是否會大幅削減索尼和Bose等高端降噪耳罩的市場份額呢?對此,老編保持懷疑的態度。它們會不會困擾真正的高端市場?不,AirPods Max同樣也不會蠶食蘋果之前推出的AirPods和AirPods Pro的市場份額。在某些領域,入耳式耳機的表現要比頭戴式耳機更好,但反之亦然。目前,老編很想知道那些想要一副AirPods Max耳機但同時又擁有AirPods Pros耳機的用戶的比例。我敢打賭,他們會認爲549英鎊的價格很高。

蘋果AirPods Max外形設計

34

沒有人會懷疑AirPods Max所用材料的質量——它的不鏽鋼頭梁的質感相當出色;精致圓潤的鋁合金外殼包裹着可拆卸的耳罩(由紋理和陽極氧化切割而成);磁性可移動記憶泡沫墊;伸縮臂,可以以適當的阻力拉出;經過巧妙設計的“開放編織網罩”頭帶,可以分配重量。

AirPodsMax採用的是Lightning充電端口,而不是USB-C。AirPods Max的右耳耳罩上配備了一個尺寸被加大了的Apple Watch“數字表冠”,它的旁邊還有一個噪音消除按鈕,可以讓您輕松、熟悉和實際接觸播放/暫停、跳過音軌和接聽電話等操控。這一切設計都“很蘋果”。

接下來,老編要說的一些地方就開始不那麼“蘋果”了。首先,耳機的外觀看起來有些奇怪。如果您不是那麼友善的話,您可能會說AirPods Max看起來就像是有人把一些以前吸過的超大維特原作貼在頭帶上,然後噴上了金屬漆。如果您是一個善良的人,那麼您可能會認爲AirPods Max的外觀雖然圓潤,但是毫無特色,並且總給人感覺像是缺少了什麼。事實上,AirPods Max的耳罩尺寸是巨大的,但是它的側面卻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——只是一塊幹淨的鋁片。

35

這可能是有原因的。據報道,AirPods Max可能是被匆忙推向市場的,換句話也就是它們還沒有準備好。按理說,這些大型的側面板本來應該內置觸摸控制,但是爲了加快推向市場的進度,蘋果最終引入了數字皇冠以節省時間——蘋果顯然不願意錯過聖誕節的瘋狂消費“購物季”。如果是真的,當再次審視AirPods Max的設計時,您可能會覺得它的耳罩上帶有觸摸控制才是最爲合理的。

最後,我們來說一說AirPods Max的智能保護殼(Smart Case),它的設計太過雞肋了,它爲AirPods Max提供的保護很少,而且不實用。可以說,Smart Case還是比較糟糕的。

蘋果AirPods Max實際使用情況

36

AirPodsMax可以輕松地與iPhone配對,控制起來就像耳機一樣直觀,它的音質是一流的,機身做工也非常出色,一看就是比較昂貴的套件。蘋果爲AirPods Max提供了多個機身顏色可選,包括銀色、太空灰、天藍色、粉色或綠色,看起來都很有品位。

在啓用噪音消除功能的情況下,AirPods Max單次充電之後的收聽時間可以達到20小時左右(這與索尼XM4s差不多),5分鍾的充電可以額外增加1.5小時的收聽時間。但請注意,AirPods Max不支持無線充電。而且,由於耳機從未關閉(耳機在關閉時進入待機狀態,在智能手機中則進入“超低功耗狀態”),因此您會注意到兩次使用之間電池電量的下降。

同時,得益於三個麥克風,打電話和接電話也是一種樂趣。左耳罩中的一個麥克風與兩個噪音消除麥克風配合使用,可以增強通話時的聲音。H1芯片可以被用來辨別您的聲音和背景噪音,而其中一個麥克風也可以抑制風噪。

上述我們所說的都是AirPods Max的優點,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AirPods Max的缺點。首先是重量,還記得頭帶開放編織網罩來分配重量嗎?嗯,它是用來減輕您頭頂的壓力的。它非常智能,一開始效果很好。但是這裏的關鍵是我們爲什麼需要它?嗯,它的確是很有必要的,因爲AirPods Max很重。它給人的感覺沉重,佩戴着也沉重。蘋果AirPods Max的機身重量爲384.8克,相比之下,索尼的XM4s重量只有254克。

一開始,您可能覺得自己不介意佩戴相當重的AirPods Max,但是如果您戴着它走來走去30分鍾,您就會覺得不舒適了。這是不應該發生的。而且,如果您感覺頭頂有重量,那麼就很難獲得出色的音樂或播客收聽體驗。

“殺手級”功能

37

無疑,蘋果AirPods Max中的“殺手級”功能就是聲音的再現,AirPods Max對於耳朵來講堪稱是一場盛宴。蘋果公司設計了自己的40mm驅動程序,在這方面做了一項出色的工作——我開始聽到以前從未注意到的熟悉歌曲中的元素。不僅高音清脆,低音共鳴,整個聲場,一個又一個音軌,包括中調,都令人印象深刻地平衡。蘋果公司表示,AirPods Max可以在整個音頻範圍內保持小於1%的總諧波失真——即使是在最大音量下,而我相信這一點。簡而言之,無論您進行怎樣的設置,AirPods Max的耳機性能都不會表現糟糕。

此外,自適應EQ可根據AirPods Max在耳朵周圍的貼合和密封程度,實時測量所傳遞的聲音信號,並調整低頻和中頻,甚至可以考慮到眼鏡、耳孔和不同的發型等。事實證明,當我戴着眼鏡和不戴眼鏡時,我聽不到任何聲音上的差別。

當然,這並不意味着AirPods Max的音質就是市場中最好的——遠非如此。聲音是一個主觀的東西,AirPods Max是否在某些時候比索尼,Bose或B&W的競爭對手稍好或稍差是由您自己來判斷的。有些日子我有這種感覺,有些日子我有另一種感覺——一個月過去了,我仍然有這種感覺。我可以肯定地告訴您,它們是可以比較的。然而,對於AirPods Max來說,這顯然不是一場勝利。高出200英鎊的價格實際上會要求這些耳機在音質上能夠重創MX4s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

那麼,AirPods Max值得購買嗎?

不值得買。蘋果最近在iPad Air、AirPods Pro、M1Macs和iPhone 12上運行得非常好,如果因爲這樣您就認爲它不會犯錯誤,那就錯了。就像第一款蘋果手表(Apple Watch)一樣,感覺AirPods Max還沒有完全準備好。如果蘋果能夠降低其機身重量,降低價格,並在耳罩上添加觸摸控制,再加上其一流的音質,那麼它將是一款出色的頭戴式耳機。(完)